7月19日,抗体偶联药物(ADC)CDMO市场迎来两项大动作:东曜药业与博瑞医药达成合作,双方将基于自身优势,开展抗体偶联药物(ADC)CDMO服务战略合作。
经序贯放化疗治疗后未进展的III期NSCLC治疗困境亟待突破近年来, NSCLC的治疗策略已得到大幅优化。其中,普吉华®已率先商业化,于今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等近百家医院开出近200张处方单,并面向全国近70个城市约80家药房供药。
且由于多种原因,大部分患者确诊NSCLC时已是晚期。随着舒格利单抗在不久的将来获批上市,基石药业将给更多肺癌患者带来生存希望。根据公开数据,仅以中国为例,同步放化疗患者只有30%不到,其他都是序贯放化疗患者。目前,基石药业已为舒格利单抗的商业化寻找了两个商业伙伴,在中国大陆地区与辉瑞达成战略合作,海外地区则与美国EQRx公司独家合作。301研究详细数据将在9月份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会议(ESMO)上进行报告,ESMO会议是国际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会议,每年有2万名专业人士参加。
仅普吉华®就已经进入北京京惠保、成都惠蓉保、海南乐城、珠海大爱无疆等多个城市险目录,且在更多城市具备报销资格。但是目前已上市的PD-(L)1抗体用于NSCLC的注册性临床试验中,一直只囊括了经同步放化疗治疗后的患者。Lycia 将收到预付款 3500万美元,以及有资格获得超过16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
参考资料:1.Lilly and Lycia Therapeutics Enter into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to Discover and Develop Novel Lysosomal Targeting Chimera (LYTAC) Degraders本届峰会上,适配于BD Rhapsody™单细胞分析平台的VDJ full length分析试剂盒正式亮相,其多组学、高通量、高经济性等特性将使单细胞研究平台的研究能力及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近年来,伴随着单细胞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者对于研究平台的单细胞多组学分析、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等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升。我们欣喜地看到先进单细胞分析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碧迪医疗将持续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前沿的技术、产品与服务,搭建全球学术交流平台,与医学界一道,为推动中国单细胞研究、免疫学研究、乃至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进步贡献力量。
本届峰会上,来自Einocle Inc的Hyun-woo Jeong教授也围绕PBMC单细胞转录组学在新冠病情进展及皮质类固醇治疗期间的免疫调节进行了相关分享,受到与会专家欢迎。(图注: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 韩泽广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 系统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韩泽广教授谈及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价值时表示:单细胞测序相比于群体细胞测序,更适用于解决少量特殊样本的研究、异质性群体的分析及同时或互斥发生的基因组变化的查找等问题,能够在肿瘤、临床诊断、免疫学、微生物学、神经科学等研究领域均发挥重要应用。
科研成果分享阶段,来自悉尼科技大学的David Gallego Ortega和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的任善成教授分别围绕单细胞研究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享。多篇科研成果登陆全球顶级期刊 海内外专家热议单细胞免疫研究 2021-09-02 14:50 · 碧迪医疗 8月26日,由碧迪医疗主办的第三届单细胞免疫国际峰会由线下转为线上举办。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伊始,韩泽广教授团队即通过单细胞信息分析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潜在易感器官,为疫情防控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随着单细胞研究平台的成熟,其科研成果产出速度及质量均出现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内单细胞研究领域高分论文已近30篇,超过前两年总和,部分文章登上Nature、Cell等顶刊,高分文章总数也已超过50篇。
为响应疫情防控号召,8月26日,由碧迪医疗主办的第三届单细胞免疫国际峰会由线下转为线上举办,20余位全球顶尖科学家,2000余名全球观众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围绕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发展、单细胞技术在各领域应用、流式技术结合单细胞多组学研究等话题展开热烈分享。李兰娟院士团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多家知名机构和团队的战疫行动中,也都有着单细胞研究技术的身影。为进一步助力行业研究水平进步,助力研究者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尽管面临新冠疫情等诸多考验,碧迪医疗始终坚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拓展平台能力边界。另一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中,来自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忠芳教授对新冠病人的新冠病毒记忆性CD8 T 细胞和其体内的CMV特异性T细胞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定比对,阐述比较了初次急性感染和反复激活感染状态下记忆性T细胞形成机制的异同。
此次峰会的全球直播,正是全球携手共进,共度难关的一个缩影。(图注:碧迪医疗大中华区生物科学业务副总裁 胡轶清博士)碧迪医疗大中华区生物科学业务副总裁胡轶清博士表示:碧迪医疗致力于全球人类健康水平的共同提升,疫情的考验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球的。
持续研发 勇攀高峰 VDJ full length分析试剂盒全新问世单细胞研究成果的井喷离不开技术进步。(图注:悉尼科技大学 David Gallego Ortega)肿瘤是当今人类另一重要健康杀手,2018年全球范围内每年因肿瘤死亡人数超过950万。
目前,该研究已经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影响因子:28.824)。新冠疫情仍未消弭,近日来如德尔塔和拉姆达等诸多变种毒株的接踵而至令全球防疫形势进一步加剧,国内诸多城市亦进一步提升防疫等级。创新助力 守护提升人类健康一次全球性疫情的爆发促使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快速进步,面对疫情的考验,技术进步就是最大的信心保障,从科研成果到临床应用,单细胞研究技术在战疫中所发挥的价值不可小觑。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眼科学专家郜原教授,就利用单细胞技术解析眼内组织免疫微环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为致盲性眼病的基础转化与临床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相较于往年线下模式,今年的线上峰会参会人数进一步提升,专家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海外学者占比已接近50%。他透露,当前医学界对于前列腺癌的转录组异质性了解甚少,在针对13例前列腺癌中36424个单细胞转录组研究中,单细胞分析揭示了不同细胞类型中的转录组重构,有助于医学界进一步提升对于前列腺癌的认知。
以本届峰会推出的VDJ full length分析试剂盒为例,该试剂盒采用新一代磁珠进行基因捕获,性能进一步提升,实现灵敏度与特异性双高,同时,一次实验分析即可获得单细胞转录组、单细胞蛋白组、VDJ(TCR/BCR)及多样本检测分析结果,真正实现单细胞水平上的多维解析,成为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重要保障,有望在肿瘤治疗、移植和免疫重建、自身免疫疾病、免疫治疗、用药及疫苗评估、其他感染性疾病研究、免疫谱差异研究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价值。2019年,碧迪医疗在国内率先发布单细胞多组学分析解决方案——BD Rhapsody™单细胞分析平台。
作为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领域的青年翘楚,国家杰青,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任善成教授则分享了前列腺癌领域单细胞研究的成果。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伊始,韩泽广教授团队即通过单细胞信息分析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潜在易感器官,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为满足中国生物研究领域对单细胞多组学先进分析技术的迫切需求。全面开花 专家详述单细胞研究在新冠等领域最新成果针对单个细胞进行研究的单细胞分析(Single Cell Analysis ,SCA)将推动人类在单个细胞层面以我们前所未有的水平理解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多样性,从而推动人类对于细胞异质性和疾病的理解,推动基础研究的进步。
先进技术的助力之下,单细胞研究的相关科研成果正在井喷。该平台具有样本兼容性强、细胞捕获率高、双细胞率极低的优势,同时支持多样本检测,高效节约。在科研成果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单细胞分析平台也再次迎来能力升级。灵活的仪器配置及实验流程适用于多种不同细胞类型及实验场景,再结合碧迪医疗流式设备、试剂供应及服务网络,能够协助研究者快速建立从试剂采购到数据分析的全链路闭环,高效产出科研成果,成为推动全球单细胞研究兴起的重要力量。
以当前最为热门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新冠肺炎为例,人类在病毒测序、药物开发、疫苗研究等多个领域投入了海量科研资源,以BD Rhapsody™单细胞分析平台为代表的单细胞研究技术正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尚无预防CIN的类似普那布林作用机制的产品进入临床阶段。
根据《柳叶刀》杂志统计,中国年新发癌症患者数量已达约450万人,许多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副作用,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发烧、感染,并且患者的化疗剂量和方案都会受到影响,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2021年8月,普那布林联用多西他赛在非小细胞肺癌2/3线患者(EGFR野生型)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中达到总生存期的主要终点,并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提交该项适应症的NDA。
万春医药子公司大连万春专注于CIN以及实体瘤等疾病相关药品的研发及商业化。恒瑞目前已有一款长效G-CSF创新药硫培非格司亭(商品名:艾多)获批上市,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将产生更大的临床价值。
参考资料:1.恒瑞医药与大连万春携手,就普那布林进行联合开发及商业化合作。普那布林于2020年9月获得中国和美国在CIN适应症的突破性疗法认定,于2021年4月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递交用于CIN的新药上市申请(NDA),获得NMPA和FDA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2021-09-02 14:43 · 陈璐茜 恒瑞医药宣布与万春医药子公司大连万春布林医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恒瑞医药将对大连万春进行1亿人民币股权投资并支付总计不超过13亿人民币的首付款和里程碑款。同时,它能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和T细胞活化,达到免疫抗癌疗效。
CIN现有的标准疗法为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类药物,但其起效较慢,骨痛副作用较多,仍有巨大的未被满足需求。普那布林与G-CSF具有机制互补性,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普那布林联用长效G-CSF可显著降低重度CIN的发生率。
高达13亿战略合作聚焦CIN,恒瑞医药翻身仗号角已吹响。普那布林是万春医药开发的1类创新药,属于GEF-H1(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激活剂,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防止化疗对中性粒细胞的损伤,以达到早期控制CIN的疗效。
万春医药是一家专注于开发新型抗癌疗法的全球性生物技术公司,自2012年起陆续在中国和美国成立研发中心,致力于国际前沿创新药研发,2017年3月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8月26日,恒瑞医药宣布与万春医药子公司大连万春布林医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恒瑞医药将对大连万春进行1亿人民币股权投资并支付总计不超过13亿人民币的首付款和里程碑款,大连万春授予恒瑞针对GEF-H1激活剂普那布林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权益以及独家商业化权益,以用于防治所有人类与动物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和癌症。
上一篇:香港大湾区围棋促进会会长:以棋为媒 促进香港青少年了解中华文化
下一篇:智利三名警员遭武装分子伏击身亡